1.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有配偶、子女、父母。配偶是和被继承人有合法婚姻的人;子女包括婚生、非婚生、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;父母含生父母、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。丧偶儿媳对公婆、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主要赡养义务的,也算第一顺序继承人。
2.继承开始,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,无第一顺序继承人时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。
3.分配遗产时,同一顺序一般均等。对困难且缺劳动能力的继承人照顾,对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可多分,有能力却不尽义务的少分或不分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结论: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、子女、父母,丧偶儿媳对公婆、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主要赡养义务的也在此列,继承按规则进行且遗产分配有相应原则。
法律解析: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,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范围明确。配偶需是与被继承人有合法婚姻关系的。子女类型多样,像婚生子女、非婚生子女等都在其中。父母也包含生父母、养父母等。若丧偶儿媳或女婿对公婆、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,同样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。继承开始后,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,无第一顺序继承人时才轮到第二顺序。分配遗产时,同一顺序一般均等,但会照顾生活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者,对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者可多分,有能力却不尽扶养义务的少分或不分。如果在继承方面有任何疑问,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、子女、父母,丧偶儿媳对公婆、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也在此列。继承开始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,无第一顺序继承人时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。
分配遗产时,同一顺序继承人原则上均等分配。但对生活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照顾;对尽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多分;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应不分或少分。
为保障遗产合理分配,建议提前订立遗嘱明确意愿。各继承人应积极履行扶养义务,弘扬良好道德风尚。发生纠纷时,可协商解决,协商不成可寻求调解或通过法律途径处理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法律分析:
(1)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范围广泛,包括配偶、子女、父母,其中配偶需是有合法婚姻关系的,子女有多种类型,父母也有不同情况。丧偶儿媳对公婆、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主要赡养义务的,也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。这体现了法律对家庭关系和赡养行为的重视。
(2)继承规则明确,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,无第一顺序继承人时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。
(3)遗产分配遵循一定原则,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均等分配,但考虑到特殊情况,对生活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会照顾,对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可多分,有能力却不尽扶养义务的少分或不分。
提醒:
在处理遗产继承时,要准确界定各继承人的身份和情况。若遇到复杂的继承纠纷,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(一)明确自身是否属于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范围,包括确认婚姻关系是否合法,子女与父母的身份是否符合法律规定。
(二)若丧偶儿媳对公婆、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,可主张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参与继承。
(三)在分配遗产时,若自身属于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,可要求适当照顾;若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,可争取多分;若其他继承人有能力却不尽扶养义务,可主张其少分或不分。
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,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,一般应当均等。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,分配遗产时,应当予以照顾。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,分配遗产时,可以多分。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,不尽扶养义务的,分配遗产时,应当不分或者少分。继承人协商同意的,也可以不均等。
相关文章
离婚后起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可以反诉吗
法律分析: (1)离婚后起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被告可反诉。反诉是被告针对本诉原告,在已开始的民事诉讼里提出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反请求。 (2)当被告认为原告有隐藏、转移、变卖、毁损、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等情况,或者对财产分割有不同主张,可基于同一婚姻关系
14岁以上未成年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吗
法律分析: (1)14至16周岁的未成年人,仅对故意杀人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、强奸、抢劫、贩卖毒品、放火、爆炸、投放危险物质这八类严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。这表明法律并非将该年龄段所有犯罪行为都纳入追责范围,主要聚焦于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。 (2)已满
如果本人是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的,求律师解答,A2驾驶证吊销了,有政策啊。
A2驾驶证被吊销后是否能恢复取决于吊销的原因和相关法律规定。若存在以下情况,处理方式会有所不同: 1. 如果因酒驾、醉驾被吊销:需在规定年限后通过学习和考试方可申请恢复。 2. 如果因重大交通事故被吊销:视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及是否构成犯罪决定是否可恢复。 3.
转移财产了怎么强制执行
法律分析: (1)发现被执行人转移财产,收集证据是关键。像银行转账记录、交易合同等,能证明其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,为后续行动提供有力支撑。 (2)若在诉讼过程中发现转移,申请财产保全是可行之策。法院会查封、扣押、冻结相关财产,防止财产进一步流失。 (
入户盗窃60万要坐几年牢
法律分析: (1)入户盗窃60万已达到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,依照相关法律,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 (2)司法实践里,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就会认定为“数额特别巨大”,60万远超该标准。若无减轻处罚情节,通常会在十年以上有期
你好,请问如果在金华兰溪,异地法院起诉网贷结案,钱要如何还?
如果法院已对网贷案件作出判决,债务人应按照判决书所规定的方式、金额和期限进行还款。若存在以下不同情况,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: 1. 若判决书明确还款金额和期限:应按时足额偿还,避免逾期产生额外责任。 2. 若债务人经济困难无法一次性还清:可与债权人协商分
超市盗窃3000元以上已退还判多久
法律分析: (1)超市盗窃3000元以上,达到了盗窃罪中数额较大的标准,通常会构成盗窃罪。依据法律,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认定为数额较大。 (2)刑法规定,盗窃数额较大的,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 (3)若犯罪嫌疑
做了十年裁员大概赔多少钱
(一)若遇到合法裁员,员工可按在本单位工作年限,每满一年获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,工作十年可得十个月工资补偿,月工资按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算。员工可保留工作年限证明、工资流水等证据,以便核算赔偿金额。 (二)若遭遇违法裁员,员工可
一审判决没有上诉,可以申请抗诉吗
一审未上诉的判决在符合条件时可申请抗诉,抗诉分检察院依职权和依当事人申请两种。当事人对未上诉的一审生效判决不服能向检察院申请抗诉,但检察院是否受理并抗诉要审查是否符合法定情形,像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缺证据、适用法律有误、违反法定程序影响公正审判等
夫妻一方负债如何执行债务
(一)对于个人债务情况,债权人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向法院起诉负债方,获得胜诉判决后,通过法院执行负债方名下的房产、车辆、存款等个人财产。在执行过程中,要注意不能侵犯另一方的个人财产权益。 (二)对于共同债务情况,债权人起诉时将夫妻双方列为共同被告